65歲以上的長者每12人有1人失智,失智也不再是長者的專利,讓我們關心失智、預防失智、面對失智、走過失智…

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有五種,大家最熟悉的是佔了失智症六到七成的阿茲海默症,起因於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及掌管人格特質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病變退化,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中,描述阿茲海默症患者,會忘記經常使用的字詞、在熟悉的街道上迷路、出現情緒不穩和行為改變等症狀。

血管型失智症
血管型失智症盛行率第二名、死亡率卻最高,通常發生於腦血管疾病後,起因是腦部血流受阻,導致精神活動機能障礙,退化速度取決於中風次數與中風發生的位置,症狀較為複雜,包括日夜時序混亂、產生幻覺及妄想、小步行走等。

額顳葉型失智症
早發性失智症最常見的就是額顳葉型失智症,顧名思義是腦部額葉、顳葉漸漸萎縮所形成。額葉退化會讓個性改變,做出不合常理的行為;顳葉退化會讓語言表達出現問題。額顳葉型失智症最不易早期發覺,行為變異比例最高,患者外表與常人無異,但判斷力卻有很大的問題。

路易氏體失智症
路易氏體失智症是最像精神病症的失智症,喜劇演員羅賓威廉斯曾傳出因憂鬱症而輕生,後來証實是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它記憶力喪失程度較輕,但空間辨識能力嚴重衰退,早期就出現身體僵硬、走路不穩、無法解釋的跌倒,以及明顯的精神症狀。

巴金森氏症失智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是黑質細胞退化死亡,使多巴胺分泌量減少所致,症狀包括手腳顫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即罹患此症,巴金森氏症本身不是失智症,但有4成的患者,在診斷兩年後合併失智症狀,有幻覺和妄想的比例甚至比阿茲海默氏症多。
檔案下載: